于是,他们一改上半年的气定神闲,纷纷成了急性子,有的美元一到手立马换成了人民币★■,有的则派专员盯着汇率走势■◆★。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抢出口◆★◆”本质上并不是创造需求,而是需求前置,透支效应下★■■★★,7月后相关商品出口或面临下行压力★★◆■◆。
今年感恩节在11月28日,较往年晚不少★★■◆★,为了同圣诞的旺季购物和配送时间错开■■◆★,因此也需要提前备货★★■◆◆■;至于欧洲方面◆◆■◆★,红海危机余威犹在,考虑到运输时长,往年理应在8—9月下单的圣诞节订单◆◆,零售商们也可能会提前下单。
洛杉矶港在7月的媒体简报里表示:“我们看到年终假期货物比平时提前一点抵达■■★★。”
十多年前, 学者 和 行业都曾针对人民币升值做过几次“压力测试★◆”,结果发现:
有些与进口玩具、家居用品和消费电子产品相关的美国零售公司已经提前推出假日促销活动◆★■,有的货运商甚至在5月就开始运送圣诞节所需的物品。
再加上秋季换装和万圣节★■★★■,相关外贸企业的■★★■■★“金九★■◆◆”能不能拿个开门红,就取决于这些需求了。
至于这一次,综合财新、第一财经报道,多家企业表示,短期内会对利润带来1—2个百分点的变动,并进一步影响后续新订单的定价等。
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北美和欧洲的返校季★◆◆■,这是仅次于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的购物旺季,中国擅长制造的电子产品■★★、学习用品、服装和鞋类等品类最受欢迎,人均消费可达600多美元。
而 6月贡献颇多,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10.7%。若以美元计,我国6月出口同比增长8■■◆◆.6%,为2023年4月来最高, 其中■◆◆★★, 对美国出口增速达7★■★.8%◆◆★◆■。
在出口区域上,也分为“新三大区■★★■★■”——东盟、俄罗斯、非洲以及中西亚地区等,★★■★“旧三区”则是美国、欧洲、日韩。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测算,若人民币在短期内升值3%,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30%至50%。
如今,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外贸人手里的美元正变得烫手★★。 一些持有美元存款理财的企业★◆★■,在近期的一次波动中,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少了1★■◆■◆.7%的收益。
由于外贸生意多以美元结算,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企业赚来的美元贬值■■,换言之,利润会因此缩水。
◎人民币每升值1%■★■,对应的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而当年纺织服装企业平均纯利润率为3%—5%■◆■,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出口利润普遍在5%左右,规模以下企业毛利率只有2%左右,因此影响剧烈★◆★★◆■。
据广发证券推算,2021年—2024年6月间■★,卖出人民币持有美元等高利率货币的人民币套利交易共计达到15◆■.15万亿元■■。
在这样贬多升少的日子里■◆◆◆,如果着急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的操作并不划算。更何况■◆◆◆,市面上的美元存款利率较高,拿着美元还能享受一波理财收益■◆★。
按装船地来看★★,来自中国大陆的量占到近六成,并同比增长了23%,附加一提的是◆◆★,来自越南的增加了44%★■◆■◆◆。
由此,当我们询问外贸人还有没有“金九银十”时,既是在考量眼前的情形★◆■◆★,也同样在感叹时代的变迁◆★★★。
运输量最大的家具类同比增长了29%,第二大的机械类增长30%★■★;汽车相关产品也增长27%;个人消费里◆★★◆★■,玩具和体育用品增长了24%、鞋类增长23%、服装增长了12%;工业材料上◆◆■◆,塑料增长26%,钢铁制品增长23%★◆◆◆。
另一方面,部分零售商为即将到来的◆■★◆★◆“关税★■◆”未雨绸缪。市场普遍预期,若特朗普重回白宫■◆■■◆,恐将再掀关税风波。
所谓结汇,就是外贸人将赚来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今年上半年共计118个交易日中,人民币55天在升值、63天在贬值。
在这个过程,一些★■“连接器”国家应运而生,它们跨越新的地缘政治断层线,为日趋碎片化的世界提供支撑。
由于我国80%的外汇收入由货物贸易贡献★■◆,因此我国的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套利交易并非由金融投资者驱动,而是主要由出口企业和跨国企业进行★■■◆★。
安邦智库创始人■■、首席研究员陈功先生形容这个逆全球化冒头的世界,犹如冰面上的裂缝,咔嚓嚓地向下层伸展。
当前,北美最大码头工人工会——美东国际码头工人协会与港口运营商的合同谈判破裂,合约将于9月30日到期。美国企业和物流业相关人员担心10月的大罢工将扰乱供应链■◆■。
还有过去从未见过的新颖画面,一群中东或俄罗斯人在视频里忙忙碌碌■■★◆■,硕大字体的字幕里写着“外贸回暖,都在爆单,请求源头工厂支援■■”“外贸不拖欠货款,能做的可以留言产品★★■”。
另外, 7月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48%,规模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中国的出口产品■■,已经孵化出了★◆“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等产品,与传统的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活在不同的时空★◆■◆★。
2021年,中国供应商与美国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是9■■★.18,到了2023年变成了10.11,等于每个中美企业之间插入了一个企业。
超预期增长的原因或许在于★■■◆,这些运输品往年都会在8月至10月迎来高峰,但很多人指出■◆,2024年的高峰已提前到来■★★★★。
7月24日在岸人民币汇率盘中跌至7.2776■★◆■,创下了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而30多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已经升值了2.5%。
旧三区与旧三样,会对传统的贸易周期敏感,比如西方节日等,即所谓的“金九银十”。
以美国为例,当前对中国各商品依赖度较高的仍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譬如玩具(依赖度75%)、手机电线%)★◆。
旺季期间,既能看到老板们感叹“终于久违地熬夜加班◆■◆◆★”■★,也能看到今年有的老板抱怨生意不佳、生产线积灰。
实际上◆◆■◆★,除了人民币汇率★◆■■◆,外贸人与外贸人之间能彼此共感的日子也越来越少◆◆■★◆◆,隔行如隔山★■■◆◆◆,不同的人身处于不同的“同温层”中。
单看亚洲部分,7月从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24%。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7月,美国的港口忙得热火朝天。 整个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创下历史第三高, 他们提到,部分原因是来自中国的进口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此前经济学家们对7月出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9.7%,但现实泼来冷水,以美元计◆◆,7月出口同比增长7.0%。
最触目惊心的是9月6日那天■■■★■,一夜之间人民币汇率收复了年内所有失地,最低摸到了7.0809,为2023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一方面,一些被列在关税豁免清单上的产品,即将在6月到期■◆■◆◆,为避免关税损失◆■★◆,于是抢先出口,主要涉及橡胶塑料、电气机械★★■、机械设备等中间品与资本品★★。
符合这一条件的国家,目前有五个,分别是越南、波兰、墨西哥、摩洛哥和印度尼西亚,它们在2022年的经济产出达到了4万亿美元,超过了印度,几乎与日本和德国相当★★。
希望身处其中的老外贸人★◆◆■,能尽快适应这种水土不服★■■★。毕竟,要走向★■★◆◆■“生而全球”,这是一道必须经历的坎。
宏观上★■,美联储将于9月18日召开议息会议,降息似已箭在弦上。 降息会缩短中美货币之间的利息差◆◆◆★★,诱发人民币升值。
9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8月出口同比增长8.7%,数据喜人。
“抢出口”的主力欧美地区,则低于整体增速,我国对欧盟出口仅同比增长2★■◆■◆◆.9%;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5%◆■★■★★。
一般而言,若结汇率超过80%,表明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极其强烈,若低于60%,则对应着强烈的贬值预期,连利润微薄的出口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推迟结汇★◆■★■。
美国上半年集装箱进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部门,细看都是那些容易被加征关税的,如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如果说,外贸人一面在担心人民币升值让自己少赚了钱■■◆■◆◆,另一面部分以欧美客户为主的出口企业也担心火热的上半年可能提前透支了自己的生意。
一位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 ,因汇率浮动,一笔30万美元的订单,一周之内,损失了4万多元人民币,相当于 吃掉了近半利润。
生意上,9月是金九银十的传统外贸旺季◆◆,然而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海外客户尤其是欧美★★◆■★◆“抢出口”迹象明显,会否透支下半年的生意,也成了许多企业账本上的未知数。
只是分区域看,以传统欧美为主业的外贸人则隐忧未解。8月我们对东盟出口增长13.1%,为本月出口最大贡献者。
以中国和越南为例,由于后者需要先从中国进行中间品■★★◆■、资本品进口,再开展生产和出口★■■,由此越南出口实际上一部分成了中国出口的滞后指标★■◆■★★,■◆★◆★“时差”在两个月左右。